在国机重装二重装备重机公司,检测人员运用测量技术引导数字化装配。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制造业领域,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创新升级,借助计量手段提升“量”的准确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对于大型工程上形态各异的特大物件来说,如何精准生产并严丝合缝地安装到位,考验着精确测量的水平。“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特异型超大构件原位精密测量关键技术及系统’,为我国核电、航空、风电等多个重大项目提供了关键大尺寸精密测量技术支撑,解决了我国特异型超大构件测量精度低、测量数据溯源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的‘卡脖子’难题。”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科技与信息化处负责人表示。
数年潜心研究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是核岛的关键核心锻件,要求整体锻造成型,具有毛坯尺寸大、结构特殊复杂、空间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核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国机重装二重装备核电容器厂里,国机重装副总经理姜涛向记者介绍了第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的关键核心锻件——水室封头。
核电主设备及其关键核心部件,加工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常规测量手段无法实现。“凭着特异型超大构件原位精密测量关键技术及系统这一创新成果,我们成功攻克了第三代核电主管道、水室封头、堆芯补水箱等核电主设备关键核心部件的整体锻造成型、复杂型面数控加工、数字化装配等全流程、多环节精准测量难题。”姜涛介绍。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高端装备三维精密测量的需求达到了新高度。如何快速、高精度、高效率地获取三维数据?近年来,计量领域涌现出激光跟踪、近景摄影、三维激光扫描、激光雷达等多种三维测量技术,但不论哪种技术,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且多仪器之间不兼容。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国机重装二重装备、四川省产业计量测试研究院等联合专业优势,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开发出国内首套针对特异型超大构件的多源多模式原位精密测量系统,实现全方位三维测量构建。“如今,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和一号、华龙一号等大型压水堆核电主设备及关键核心部件制造中,已成功运用了该项目技术成果。”姜涛介绍。
多项创新亮点 填补国内测量技术空白
总重量超过2万吨的8万吨模锻压力机,单个部件最大重量435吨、高度超过40米。如何保证这个“庞然大物”的制造及装配精度?特异型超大构件的多源多模式原位精密测量系统,让“极限制造”有了“火眼金睛”。
多仪器之间层层传递积累误差、无法现场溯源评定型面扫描精度、多仪器不兼容无法形成系统等,是精准测量领域急需突破的技术难题,也是导致数据准确性及可靠性不高、精度不够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研发人员研发出新技术,“我们以最小方差为准则,赋予不同权重,实现了多终端合作目标间的数据无损共享,降低了多终端数据层层传递导致的误差累积。”四川省产业计量测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段玲告诉记者,“开发的原位精密测量系统,相当于给设备添加了测量领域的‘火眼金睛’,通过多源、多维度、多模式测量信息获取,构建起了对设备安装制造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的大场景、全流程的多维度、多层次的高精度综合测量系统,确保了装备运行的最优状态。”
保证了数据能测又测得准,如何保证测量尺寸的完全统一?多终端一体化在线自校准溯源系统,实现多终端三维测量系统性溯源至国家基准,是该项技术的又一大创新点。“简单说,就是通过对标准球进行各种布置,组成不同的虚拟空间多面体结构,再通过激光跟踪仪、同步触发器、处理系统等对这个多面体结构进行系统校准和原位测量,从而保证测量精度和数据准确性。”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曹江萍告诉记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下一篇:最后一页
以下是中公高科在北京时间5月31日09:49分盘口异动快照:5月31日,中公高科盘中快速上涨,5分钟内涨幅超过2%
北京油价:5月30日92号汽油7 53元 升提高0 08元 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要求,按照成品油
历史上的关羽陈寿《三国志》的记载:陈寿的《三国志》是一部在唐朝被定为正史的史书。所谓“正史”,并不是
贵德县气象台2023年5月30日15时35分发布贵德县新街乡、常牧镇冰雹橙色预警信号:预计5月30日15时35分至5月30
X 关闭
全球快讯:这款“四川造”给大国重器量尺寸
中国中小城市旅游从“出圈”到“出彩”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全力做好抢收工作 当前快播
5月30日基金净值:景顺长城环保优势股票最新净值3.112,涨0.45%
要闻速递:【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一老一小】临渭交警儿童节送温暖 送欢乐 送安全
X 关闭
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出院”
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
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海口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